清明时节访龙门


□ 天一燕

清明临近,遥想,虎岭山上那不知名的白色小花,一定又一簇簇一丛丛地盛开了,像是天仙地神在清明之时特意献给英灵们的花,那花儿小而密,淡淡的清香氤氲在空气里,似有若无,牵惹着祭奠人的万千思绪。

从童年到少年,每年清明,我都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与同学们在虎岭山上的烈士陵园里,列队举行缅怀先烈仪式。离开学校后,从青年到中年,每到清明,我仍会与家人或友人去那里,向烈士纪念碑鞠躬,去郭滴人烈士墓前默哀。

郭滴人是龙岩最著名的烈士。偌大的烈士陵园里,除了那座高耸入云的无名烈士纪念碑外,就只有郭滴人烈士有一个墓冢和墓碑,在1989年之前,郭滴人烈士的墓地是建在陵园的最北端,从陵园中央前行左拐,便有一个长长的甬道直直向北,甬道两旁,松柏高大整齐,如卫兵列队般肃立两旁,显得格外庄严肃穆。甬道尽头,便是郭滴人的墓碑和半球形墓冢。

每去凭吊郭滴人烈士,在那庄严肃穆的甬道上,一步一步向那半球形墓冢走去时,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思绪亦纷纷扬扬。这位与我同祖同宗的先烈,有着怎样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呢?他1936年就已去世,且是因病在陕北去世,为什么,闽西人民还能如此纪念他?1956年从陕北迁回他的骨灰,专门在烈士陵园里为他建个墓园,唯一的单人墓园!

虽然从小就知道郭滴人烈士,但对其革命事迹却一直只知皮毛,未尽了解。今年清明前夕,终于有了一个机缘,到郭滴人故里龙门镇湖一村,瞻仰郭滴人烈士纪念馆,参观郭滴人留下革命足迹的开明小学、登龙书院,对郭滴人为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有了更多的了解。

郭滴人原名郭上滨,1926年春在广州参加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中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立志要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生,遂改名郭滴人,意为“点点滴滴为人民”。

郭滴人用他短暂而不凡的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从广州回到龙岩后,他立即秘密组建中共基层组织,发动和领导农民武装暴动,组建闽西第一支游击队,配合入闽红军三打龙岩城,担任龙岩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闽西特委书记,领导组建闽西红军第一团,制止和纠正“肃社党”冤案……等等,忙得不亦乐乎。后来他还在党和军队中担任了更高的职务,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红三军团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临出发前,他把唯一的儿子交给龙岩同乡,深情地说:“我将要离开瑞金了,为国不能为家,请你把我的骨肉抱回龙岩抚养吧,就像你的亲生儿子一样。”为人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亲生骨肉呢?哪个又不想与家人团聚呢?然而郭滴人为大家舍小家,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情操和高尚品格。

参加长征之前,郭滴人已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病,身体非常虚弱,然而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疾病折磨,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成了为数不多的坚持走完长征的红军指战员之一。到达陕北后他历任陕北省委宣传部长、中央局组织部干部科长,终因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于1936年11月18日,在陕西省保安县病逝,年仅29岁。毛泽东听闻噩耗深感惋惜,称他是“中国农民运动的优秀干部”,党中央在追悼会的悼词中盛赞他是“我们党最好的干部之一”。

清明时节,行走在郭滴人的故乡,阅读着郭滴人的革命事迹,眼前常常会浮现虎岭山上那个半圆形墓冢,那个庄严肃穆的长长甬道,而那支歌,那支每年在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时必唱的歌便会从嘴里轻轻流出:“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