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苏区工运:历经百年,依旧灿烂


■ 吴升辉

在时光长河的浩渺波光中,总有一些熠熠生辉的片段,如繁花般在历史深处绽放,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闽西苏区的工人运动,便是这样一朵不朽之花,在岁月的流转中,愈显灿烂。

工运星火 燎原闽西

曾经,闽西的工人阶级如同被压迫在深渊的种子,渴望着一场甘霖,冲破枷锁,带来新生的变革。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春风吹进了闽西的山山水水,工人运动的火种在闽西大地悄悄点燃。一群觉醒的工人,感受到革命的召唤,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出黑暗的工棚,汇聚在一起,为了自己的权益,为了心中的理想,踏上了充满荆棘的斗争之路。这些早期的工人运动,虽然规模不大,力量尚显薄弱,但如星星之火,点燃了闽西工人阶级心中对自由、平等和尊严渴望的火焰。

1926年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西的工人阶级开始觉醒。上杭、永定、龙岩、武平、长汀等县先后建立了工会组织。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两度入闽,与闽西地方革命力量相结合,经过三打龙岩城及永定、上杭白砂等战斗,摧毁了闽西的反动统治,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在红四军的帮助下,各地工会组织相继得以恢复和建立。汀州城内,20个秘密农协和5个秘密工会成立,总工会应运而生。这些工会组织的成立为闽西苏区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7月1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颁布实施的《工会组织法》,成为中央苏区工会最早最完备的组织法。这部法律的出台,为工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同年11月,闽西总工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闽西苏区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革命斗争的不断发展,闽西广大工人积极组织工会,建立工人武装,配合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和参加苏维埃政权建设,使各县工会和行业工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1931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时,闽西有11个县恢复和建立了工会组织。1932年2月,江西、福建两省工人代表联席会议在瑞金召开,成立了江西、福建两省职工联合会。1932年3月,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汀州张家祠召开,成立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从此闽西苏区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进入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中央红军长征后,闽西广大工人阶级积极投身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工运基因 永载史册

闽西苏区的工人运动所蕴含的优良作风和精神财富,如同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不忘初心、坚定信仰,体现了闽西苏区工人的政治品格。闽西苏区工人阶级是一支以城乡手工业工人、店员、船工、苦力、雇农为主体组成的队伍,他们大多数来源于农村的破产农民,加之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深重压迫,造就了他们坚定的斗争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坚强支柱。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党的领导,闽西苏区工人便有了指路的明灯,他们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勇于变革、敢于争先,体现了闽西苏区工人的首创精神。闽西苏区工人探索形成的《劳动法》《工会法草案》《工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是中央苏区最早的工会劳动政策和法规,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和新中国成立后《工会法》《劳动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首创于闽西苏区的“三人团”管理制,由厂长、党支部代表及工会代表组成“三人团”,民主管理工厂日常事务,是苏区红色政权诞生后的一个伟大创举。此外,创建从上海通往中央苏区的红色地下交通线、创建闽西工农银行、开创苏区赤色邮政、创办第一所妇女夜校等。闽西苏区工人发挥革命的首创精神,为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不怕艰难、不断进取,体现了闽西苏区工人的担当使命。闽西苏区工人积极参与中央苏区创建,投身苏区政治经济建设,以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克服困难,发展生产。没有枪支子弹,自己办兵工厂;没有衣穿,自己办织布厂、被服厂、弹棉厂;没有盐巴,自己办硝盐厂;没有煤油,自己办樟脑厂;没有铁,自己办铁厂......面对国民党长期的经济封锁,苏区工人不怕艰难困苦,在扩大红军、农业生产、支前参战、购买公债、优待红属、合作社运动、经济建设、节省运动、作风建设等方面创造了“第一等”工作。闽西苏区工人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争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模范,树立了一心为公、严于律己、奉公守法、联系群众的好作风。

不怕牺牲、无私付出,体现了闽西苏区工人的革命大爱。苏区工人为了创建闽西中央苏区,围绕着扩大红军,建立铁的红军,发展革命战争,扩大和巩固革命根据地开展工作,积极参军参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苏区。面对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秘密运输线上的工人不畏艰险,勇敢机智地躲过敌人设在运输线上的岗哨和驻军,把苏区来往人员和进出物资安全送到目的地。闽西苏区工人在扩红运动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开创和守卫了闽西苏区工人为实现理想而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了生命。

工运薪火 世代相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闽西苏区工运的百年历程,我们感慨万千。

要传承好“听党话、跟党走”的闽西工运基因。闽西工人阶级始终跟着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在于闽西苏区工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坚守信念,听党指挥跟党走,对党忠诚。

要传承好自主创新的闽西工运基因。闽西苏区工人创造了政权建设、经济发展、企业建设、商业体系构建等许多方面的经验,蕴含着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的品格和风范。我们要传承好闽西苏区工人运动中所蕴含的创新精神,用创新来激活全盘,用创新来推动工作,用创新来引领发展。

要传承好艰苦奋斗的闽西工运基因。闽西苏区工人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了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样板书、模范史。我们要传承好闽西苏区工人运动中所蕴含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难、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要传承好无私奉献的闽西工运基因。闽西苏区工人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在艰难困苦中净化灵魂,在浴血奋战中磨砺意志,他们为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书写了无私奉献的光辉篇章。我们要传承好闽西苏区工人运动中所蕴含的无私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历史、矢志奋斗,让红色工运的旗帜高高飘扬。

(作者单位: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位于长汀的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张氏家祠)全景 胡家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