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银”饰品走俏市场


金价一路高歌猛进,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与此同时,一种外观酷似黄金、价格却亲民许多的“金包银”饰品悄然走俏我市,成为部分消费者眼中的“黄金平替”。然而,业内人士提醒:这片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暗藏诸多陷阱,消费者需擦亮双眼。

刚购置婚房、手头紧张的95后准新娘小温,就是“金包银”的消费者之一。“我买了项链、戒指、手镯三件套,总共花了3000多元。”小温坦言,高昂的金价让她和男友感到压力,“感觉金价短时间内不会大降,所以选择了更便宜的‘金包银’。”在她看来,这能以较低价格获得佩戴黄金的满足感,“算是过渡,等宽裕了再换真金。”

所谓“金包银”,是指通过特定的包金工艺,将一层极薄(通常不足0.5微米)的黄金包裹在银质内芯上,使其外观呈现与纯金几乎无异的质感,价格却仅为纯金饰品的几分之一。这种“黄金的质感,银饰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像小温这样的年轻人。

近日,笔者走访中心城区多家知名黄金饰品店,店员均明确表示不销售“金包银”产品。九一南路某品牌金店店主郭先生指出:“‘金包银’饰品作为日常佩戴的装饰品尚可,但从收藏和保值增值的角度看,几乎没有价值。”而在龙岩大道一家专营“金包银”的店铺内,各类手链、手镯、项链琳琅满目,外观确实与纯金饰品难分伯仲,但价格确便宜不少。店主表示,“金包银”饰品近期销量不错,顾客以年轻人为主。

尽管走俏,但“金包银”市场目前尚不成熟,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风险暗藏。业内人士提醒,金包银饰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不良商家可能会在制作工艺上偷工减料,导致饰品容易损坏或者出现掉色等问题。同时,从投资角度来看,尽管“金包银”饰品有一定的回收价值,但与纯金饰品相比,其价值稳定性较差。金银价格的波动可能对“金包银”饰品的回收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金包银”饰品时需谨慎,不要只被价格和外观迷惑。 

(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