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印记


陈清山

自然界的造物主经常鬼斧神工般留给人们一些天然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或许形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或许形神皆留空白,让你自由想象,勾勒出心中的美丽图案。天然的石头更是独占鳌头,在我家乡的排坑水库小金寨里,就依次排列着三枚天然石印:国之玉玺、边防出入签证章、私人印鉴。

倘若,你周末有一点点闲暇的时光,无妨邀上几位朋友来漳平市官田乡排坑水库戏水泛舟、沐浴晨曦、谈天说地,沉浸于山水之间。我们在水库里的竹筏上悠然自得,观斜阳与水面交织鱼鳞的波纹、远处鱼儿吹画出微小彩虹;听鲜艳的翠鸟从悬崖的石洞中掠插水面、小鱼或小虾随之而去的“嗖”声。

排坑水库的东北面是人工库坝,这拦河坝建于1975年10月,总库容182万立方米,灌溉周边的高山梯田6400亩,造福附近的人民。水库的“靠山”正是闽西南博平岭山脉的“小鬼尖”山峰,取名为“小鬼尖”,是人们赋予的“雅号”。据说明朝末期,此山土匪开始跋来报往,后来就占山为寇,百姓不敢与之较量,只能“恶其余胥”连累其山,称谓“小鬼”。

夕阳西下,我们无妨弃舟登山进寨,沿着台胞岳山茶事庄园转角起步到小金寨,寨脚到寨顶共有365个台阶,象征着一年365个日子,正好365个祝福,祝福大家:一年四季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拾级而上,可欣赏路边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优美诗句,充满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林间时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令人感受到漫步在高山原始森林的惬意。

在离寨门的右下方15个台阶处,有一对惺惺相惜的“熊大、熊二”岩石。“熊大”目光如炬欢迎我们,“熊二”是秋水明眸欢送我们离开。寨门不高,大约2米左右,用花岗岩石头累塔而成,上面没有门楣横案,门左边的石头叠法杂乱无章酷似凶神恶煞的门神拦截凄风冷雨,门右边的石头叠法层次有致犹如慈眉善目老人迎接那远方的来客。

进寨门之后,左侧有三枚天然石印。一曰:国之玉玺。硕大的岩石如单位公章一样,逆山而仰卧,章面正朝水库,偌大的水库好像是公章的印泥之台,公章分前后两部位,前面呈圆柱体约1米有余,圆面直径1.7米,若你是有缘之人,从中可以顿悟到简竹体的“官田”二字。公章手柄部分恰到好处,可谓天公造物,直逼你跃跃欲试,手握玉玺盖个全福之印。

二曰:边防出入签证章。此章呈棱形,棱长约1.5米左右,整块章与右边玉玺极为相称,章的正面也朝正前方,似乎在吸收阳光雨露之精华,章面有一些弯曲有度、运笔有章、错落有致的“梵文”字体,传说当年大唐高僧唐玄奘求经心切、匆忙启程,来不及到此签证盖章,才演绎出《西游记》那九九八十一回之苦难。倘若当年高僧到此盖上国之玉玺,戳好边境出入之印,到天竺国或许只需数年,回唐之后便可多建几座大雁塔,多翻译几部佛经供后人诵读。

三曰:私人印鉴。此印鉴大小宛如古人利用流水制作的“水车”,石臼的冲杵一般,呈方柱状,置于两章左侧。

朋友,你或许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过奇山怪石风貌,欣赏过摩崖石刻的苍劲风格,但无妨空出一点点时间来小金寨打打“牙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