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扬帆启航再出发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全力推进媒体融合改革
融媒体记者赴异地采访。
获中国新闻奖作品《福地种“福米”》的融媒体主创团队和谢华安院士在实验田合影。
文字、摄影、摄像等融媒体记者联合深入一线采访。
常态化举办“龙融大讲堂”,全面提升采编人员“一专多能”素质。
举办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评选,弘扬记者精神。
融合后的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提高政治站位。
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一个机构或行业唯有顺应发展规律,在坚守初心中不断创新,方能屹立不倒、行稳致远。
媒体行业如此,龙岩亦如此。
“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主流媒体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龙岩加快市属媒体体制改革,全力推动闽西日报社、龙岩人民广播电台、龙岩电视台(龙岩有线电视台)等三家市级主流媒体融合发展。
变革,有挑战,更有机遇,它需要智慧、考验勇气,也衡量担当。近年来,龙岩市融媒体中心立足实际,不断打破平台壁垒,强化创新管理,突出体制机制改革,从部门设置、人员选择、制度构建、项目化运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龙岩新闻媒体乘风破浪扬帆起、披荆斩棘再出发。
融合的“关键节点”
2020年4月,市委领导为组长的龙岩市属媒体体制改革工作协调小组成立。
2020年5月,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技术应用平台项目建设专班成立,全面推进技术平台建设。
2020年8月,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市属媒体改革方案,并由市委编办报省委编办批复。
2021年1月22日,龙岩市融媒体中心物理空间建成投用,市委主要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2021年8月2日,省委编办批复同意成立“龙岩市融媒体中心”,机构规格为相当于正处级,加挂“闽西日报社”“龙岩市人民广播电视台”牌子。11月,市委编办印发龙岩市融媒体中心“三定”方案。
2022年1月,市委任命龙岩市融媒体中心班子成员。
2022年4月,龙岩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试点市。
2022年5月,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党委正式成立,组建龙岩市龙融传媒集团。
2022年11月到2023年年初,18个内设科室中层班子完成配备,员工完成双向选择,打破原报纸、电视、电台等平台壁垒,全员自主发挥特长实现跨平台定岗工作。
2024年7月,试行1年多后,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启动2.0版改革提升工程,推动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融合的原则
在推进市属媒体融合发展中,市融媒体中心牢牢把握以下五个原则:
★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党对媒体的全面领导,管好阵地、管好导向、管好队伍,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确保市属媒体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融合发展。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优化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加快全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共享融通,全面提升全媒体传播能力。
★坚持移动优先。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趋势,以拓展信息移动传播技术、研发移动新闻产品为重点,推动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面广、传播力强、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
★坚持统筹推进。立足市属媒体实际,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机构设置、职能机制、技术平台、人员管理等方面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既保证改革有力推进,又保证工作、队伍稳定。
★坚持问题导向。在广泛调研论证、梳理问题清单的基础上,把解决市属媒体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改革的突破口,着力破解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保障性困扰,激发媒体内生发展动力,增强媒体自我发展能力。
融了什么?
◎强化党委领导。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和龙岩市龙融传媒集团,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运作,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心党委书记由龙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中心主任为党委副书记负责日常管理等工作,“三重一大”等重要事务提交中心党委会决定,保证决策部署得到有力贯彻落实。
◎组建18个部室。结合传播业务属性、发展规划等要素,对原三家新闻单位的内设部门进行拆分、整合、重组,建立了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和龙岩市龙融传媒集团,下设总编室、平面产品创作部、音视频创作部、数字产品创作部、发布推广部、专题部、应急处置部、信息保障部等18个职能部室和6家子公司,为融合发展奠定组织基础。
◎重构采编体系。按照“编委会模式”管理新闻采编业务,设立“策划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月度策划会、每周编务例会、每日下稿会等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强化总编室统筹调度职能,实行主题统一策划、人员统一调度、资源统一调配,重构了新闻采编发体系,优化了采编发流程,初步形成了线下线上互通顺畅、采编审发评有效衔接、报道方式全网覆盖的宣传格局。
◎强化移动端传播。注重互联网思维,配强做大数字产品创作部、发布推广部等新媒体部门,以拓展信息移动传播技术、研发移动新闻产品为重点,努力推动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面广、传播力强、可管可控的移动传播矩阵。
◎注重新闻评优。借鉴闽西日报长期坚持的“评报”制度,运用到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对中心所有作品进行每周、每月点评,督促一线采编人员重视融媒体创作、精品创作,努力提升记者编辑的业务水平。
融得怎样?
☆主题宣传有声有色。坚持政治宣传、正面宣传,把镜头、笔头对准基层一线,持续推出全媒体报道,大力宣传龙岩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成效,全面展示了老区干部群众的作为与形象,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新闻创优工作成效显著。中心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打破闽西日报获中国新闻奖零的历史记录,在全国山区地市媒体中名列前茅。中心获福建新闻奖的件数也逐年递增,新闻创优成效丰硕。
☆新媒体平台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中心所属新媒体平台粉丝总数突破700万,其中,“闽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粉丝突破60万。2023年度,中心包括短视频在内全网流量达25亿,平台影响力显著提升。
☆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采编队伍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气神持续昂扬,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持续夯实,记者编辑始终奋战在老区新闻采编第一线,创新推出了“红色文化周刊”“早安龙岩”“龙岩快报”等产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得益彰,龙融品牌持续打响。
☆产业经营稳步提升。《闽西日报》发行逐年增长、屡创佳绩,月平均发行量达8.56万多份,报纸覆盖率居地级市前列。扎实开展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战略合作,策划举办红色故事宣讲、国庆房车展等大型活动,探索开拓新媒体端商务合作,带动口碑与效益的双丰收。
再启航,再出发!
新闻行业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时期的媒体像今天这样,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承受着业内业外的压力,时刻需要自我革命与自我超越。
龙岩市属媒体融合改革走过4年,变化每天发生,挑战显而易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顺势而为、勇于变革,再启航、再出发,方能拥抱未来。
“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媒体改革作出了明确指示。
当前,市融媒体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媒体属性职责和发展趋势,聚焦问题导向和融合实效,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变革,启动2.0版改革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改革向纵深发展。
市融媒体中心将整体推动内设机构重组、传播平台优化、采编流程再造、同质化企业整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等,系统性重塑内部管理模式、绩效薪酬机制、采编播发流程、新媒体传播格局、产业经营体系,建设向互联网主阵地汇集、向移动端倾斜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分激发融媒体管理效能、宣传效能,实现组织架构更加科学合理、新闻宣传更加高效高质、产业发展扩量增效、人员素质具备“一专多能”、薪酬绩效契合“多劳多得”等目标,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市融媒体中心将弘扬开拓创新、实事求是、坚韧不拔、顾全大局“四种精神”和“敏锐、勇气、敬业,责任、公正、客观”的记者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把握一个中心主题、建好一批媒体平台、锻造一支坚强队伍、健全一套管用机制、创作一批精品力作”的“五个一”改革要求,围绕“听党话、真融合、勇创新、争一流”的目标任务,认真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没有一个伟大成就,能轻而易举实现。没有一个伟大传奇,能一蹴而就造就。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市融媒体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坚定融合改革的决心信心,昂扬斗志、激发热情,以无限的创造力创造无限的可能,努力打造全国“响当当”的融媒试点品牌,不负时代重托,不负党和老区人民的期待。
(本版文字由融媒体记者 丘启龙 采写 部分图片由黄俊、章宸睿、童晓敏提供)